【领航新征程】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 将利好珠三角制造业重新布局与发展

12-20 08:38  

■广深科技走廊空间结构图。广东省住建厅供图

■深圳市大族激光车间。记者 吴晓娴/摄

上世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128公路和硅谷的101公路沿线,诞生了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区域。

而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对标美国硅谷、波士顿地区,广深轴线区域上的科技创新要素正在重新配置,中国“硅谷”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出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部署。

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三步走”战略,依托产业链齐全、配套能力强、市场发育成熟、对外开放水平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的优势,《规划》提出了建设发展的“三步走”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科技产业创新能力领先全国;第二步,到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记者 吴晓娴

稀缺创新资源的集聚发展

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塑,唯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谋求新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保持珠江三角洲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的竞争优势。

在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看来,“不像空气、水资源随处可得,创新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要取得高速发展,就得在某个区域聚集。”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空间范围为:沿广深轴线区域,北起广佛交界处,经广州主城区、东莞松山湖、深圳主城区,南至深圳大鹏新区,沿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广九铁路等复合型交通要道所形成的创新要素集聚区域,长度约180公里。

根据创新要素空间聚集的动力机制,提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也提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一个共享、开放的创新经济带,具有很强的吸附和辐射带动作用,位于走廊沿线周边或延伸端创新能力突出、关联紧密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节点,在发展成熟后可适时纳入走廊。

此外,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明确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战略,纽约、旧金山、东京等世界级大湾区也无一不是国际知名科技创新中心。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壮狮表示,“编制《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有利于深化粤港澳创新交流合作,统筹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承载区,更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深莞:两个主引擎和一个基地

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广州、深圳和东莞三个城市定位和分工有何不同?三个城市如何实现差异化、协同发展?

郭壮狮认为,三市创新活动各有特点、形成互补,例如广州高校、科研机构密布,科技基础研究能力强,深圳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产业创新能力强,东莞具有一批制造业企业、产业转化能力强,“如果能充分发挥多种元素聚合叠加,必将在中国乃至全球再造一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经济产业带。”

《规划》将广州市功能定位为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广州市聚集了广东省近70%的普通高校、科技人才,97%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全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超算中心 “天河二号”主机系统用户总数已突破2400家,是全世界用户数量最多,也是利用率最高的超级计算系统之一。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良好的科技和研发实力,使广州有能力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因此,广州要承担好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创新大脑”的角色。

作为广东省创新发展的另一个强大引擎,深圳今年则制定实施了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创新生态、全球创新网络枢纽等四个主要任务,启动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产业专项、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等十大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建设国际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打造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主引擎。

东莞处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中部,在融入创新走廊建设的过程中,东莞提出依靠“一廊两核三带多个节点”,覆盖东莞全域,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的成果转化基地。

事实上,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被认为是东莞此番参与广深科创走廊建设的最大优势。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认为,与广州、深圳的中心城市地位、龙头带动作用不同,东莞的功能和优势在于创新科研成果的“实验地”。

东莞市市长梁维东则表示,作为一个“通道城市”,“东莞紧挨着广深两大城市,资源不断通过,如城市内涵不提升、层次不高,竞争优势弱于周边城市,那么优势资源流过时就留不住。”因此,为加快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建设,东莞全市计划开展创新产业园区、新型科研机构、创新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创新项目建设。

企业走访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统一规划 将推动制造业重新分配布局

春江水暖鸭先知,《规划》出台之后,广深莞三地的企业也最先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东风和挑战。

广州开发区广州科学城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中一个重要支点,中国第一家军工整体IPO上市的军工电子信息领域龙头企业——海格通信立足于广州开发区,已提前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进行相应的战略布局。

根据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对发展创新型企业的规划,在攻克核心关键共性技术上,广州重点发展新型显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新一代网络通信、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元器件、高端软件等优势细分产业领域技术,而这些都是海格通信的核心业务领域。

海格通信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蒋晓红表示,海格通信希望未来能推进“产学研”创新合作模式,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促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落地,实现产业多赢发展的局面。

而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PSS(图形化蓝宝石衬底)制造商——东莞市中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最缺的是技术人才。

“一些三十多年的老设备,在全国都找不到20个非常强的能维修的设备工程师。”中图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刘凤仪说。一般这些人才集中在深圳,招人难度很大。2015年,中图就招了一个深圳的工程师,但是对方来了一段时间就走了。

刘凤仪解释说,“很多人才选择一个地方工作,不仅看待遇,还要看整个城市的氛围和发展空间”,在她看来,走廊的建设,把东莞的城市水平提升到了跟广深一样的高层次,加上这几年东莞的出台的利好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大提升了。

在深圳,一年多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考察时称赞,这里看到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希望。

作为这家提供激光加工及自动化系统集成设备的高端制造企业的掌舵人,总经理陈焱谈起企业的发展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规划,非常富有激情:“大族激光是做装备制造业的,所有的工厂都在深圳,现在广深科技走廊对我们的影响好像是不大。但是我觉得对于未来整个珠三角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布局是有好处的。”

在他看来,深圳的土地、房价和人力成本高涨,迫使一部分的制造业要转移到其他地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有个统一的规划,对于从广州到深圳经济带上的制造业重新分配布局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26/201712/9e49ca4c7235172b0d0480da9a56d78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