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厦门市思明区东西部协作扶贫车间工人正在制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7月12日讯(记者 杨秀峰)三寸金莲绣花鞋、幼儿虎头鞋、千层底布鞋......7月11日上午,当记者走进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厦门市思明区东西部协作扶贫车间,一双双做工细致、精美的鞋子立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布鞋,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由于是手工纳底,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湿的特性,深受百姓喜爱。在临夏县布鞋产业已成该县重要的富民产业之一。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该县布鞋加工企业和加工户已遍及20个乡镇、98个村、173个社,加工企业28家,加工户764户,从业人员1.8人,销售网点300个,遍布9省60个县市,年生产各类布鞋350万双,销售300万双,实现产值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为进一步发挥布鞋产业在助力精准扶贫、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方面的作用,实现布鞋产业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辐射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到从事布鞋加工中来。2018年,临夏县建成了思明区精准扶贫布鞋加工培训基地,以北塬、土桥、先锋、桥寺、坡头、南塬、莲花、红台等乡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对自愿从事布鞋加工、创办布鞋企业的群众免费进行加工技能培训,集中分批分期培训3500人,同时支持32个村级扶贫车间建设,将吸引带动全县1万人参与到布鞋产业就业,有效拓宽广大贫困妇女群众就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经过培训后的贫困户在布鞋加工“扶贫车间”平均每天工资在50元左右,随着对工作熟练程度的提升,工资也会逐渐上涨。据扶贫车间相关负责人介绍,扶贫车间的建设,还解决了空巢老人的赡养、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农村妇女劳动力闲置等问题,实现了布鞋产业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
临夏县厦门市思明区东西部协作扶贫车间样品展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影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人多地少,人口压力沉重、社会就业难度大已经成为制约这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在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临夏劳务产业发展将何去何从?
对这一问题,不仅是临夏县的扶贫车间,广河县的扶贫车间也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广河县采取“前店后厂带贫困户”的模式,在电商孵化园和贫困村建成8个“扶贫车间”,并把加工点覆盖到贫困户,带动1000多名群众从事小型加工,其中贫困户妇女510人,贫困村变成了加工厂,贫困群众不出家门每月就有近3000元的固定收入,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据广河县商务局负责人介绍,广河县扶贫车间的建设,主要采取了三种模式。一是利用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作为扶贫车间,并给予入驻企业三年免房租的优惠政策。二是争取对口帮扶的厦门市援建扶贫车间,车间建好后,给予入驻企业三年免房租和免费配置加工设备的优惠政策。三是政府和企业各出资一部分建设扶贫车间,并免入驻企业的土地使用费。
7月10日下午,记者从设在广河县电商创业孵化园的电商“扶贫车间了解到,记者走在甘肃伊尊民族用品工贸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面对几十台运转的电动缝纫机时,几乎听不到任何噪音,这些高速运作的先进设备,见证了广河县产业化升级后的技术含量与智能水平,也见证了广河县探索智力扶贫和电商扶贫模式的先进经验。
扶贫车间主任马金山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6月份月广河县人社部门对78户贫困户妇女开展了裁缝、裘皮加工、中药材加工分装等生产加工技能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他所在的这个以生产帽子为主的“扶贫车间”被分配进来了50名贫困户女工,每个月的固定收入就有3000多元。
在高速运转的缝纫机下,一件件印有民族图案的布料被制作成精致的礼帽,这些帽子将随着“丝绸之路”的路线,销往中亚和非洲国家;在苏州国泰科技扶贫加工成,一件件华为配件正在通过电脑扫描,手动操作机器磨合,零部件完成后,将被送往手机生产商,成为手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河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建成“扶贫车间”8个,带动农户2800多户,其中贫困户1120户,户均增收12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