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现代农业绽放希望田野

01-14 22:03  

(蕲春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高适报道)四十载风雨历程,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蕲春的农业、农村实现跨越发展,传统农业老路一去不返,现代农业气象行稳致远。

记者 刘安邦:过去大同镇鲍山村的农民种植水稻品种杂乱,填不饱肚子,还得靠政府补贴粮食过日子。 如今,鲍山村不仅统一了水稻品种,大面积种植有机稻,还成立了合作社,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有机稻产业已成为鲍山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鲍山村地处大山深处,版图面积4.5平方公里。长期以来,这里的农业一直采用传统耕作模式,贫穷和落后困扰着山里乡亲。

大同镇鲍山村 村民 黄英雄:以前在七八十年代鲍山村粮食方面农民自由种植,产量不高、收入也不可观,连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鲍山村引进水稻新品种,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试种,水稻新品种无论是亩产、品质,还是大米销售价格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有效益才有说服力,到2016年,全村6个村民小组全部种上了水稻新品种。如今,有机水稻产业,让鲍山乡亲们挺直了腰杆。

大同镇鲍山村 村民 黄英雄:发展有机稻,老百姓从吃饭也好、从收入也好,翻了几番的收入。

大同镇鲍山村党支部书记 陈元春:在今后我村不但能种植有机水稻,并要有加工、包装、销售,形成一种规模。

距离鲍山村近百公里的赤东镇酒铺村,是我县再生稻规模化种植示范区之一。2017年,这个村再生稻面积达到1650亩。

赤东镇酒铺村 村民 范成米:再生稻确实好,省工省力,二季产量又高,我以住种植双季稻赶不上再生稻。一收割贩子就收走了,不愁销不愁卖。

赤东镇酒铺村 村民 沈建飞:我今年种了20多亩,头季每亩有1700多斤,价格也可以,一收割下来就卖了。二季禾生目前来看也有一千多斤一亩,一亩田纯收入2800块钱。

高产高效模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2011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把推广再生稻“一种两收吨粮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破题”措施来抓,组织技术人员从品种筛选、播栽期调整、配方施肥等方面入手,积极引进和推广再生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县原种场,赤东、八里湖、彭思、株林、张榜等乡镇办试点,先后创办了10个再生稻“一种两收吨粮田”综合配套集成技术应用高产示范片。

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钱太平:由于酒铺村带动,整个赤东镇四十八围,包括八里湖及至全县15个乡镇场,再生稻种植可以得到了迅猛发展,到2017年,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

如果说高产、高效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保障;那么转方式、稳产能、降成本、促升级就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驱动器。青石镇青年能人宋林,把大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田间地头,回乡创办三合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机耕机整、机械施肥、机械插秧、空中植保等机械化生产,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传统向现代化转型。

蕲春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宋林:我们合作社准备打造成一个全方位为农民服务的公司,让农民和种粮大户能够轻轻松松的种田、高高兴兴的种田,而且收入是越来越高,生产强度是越来越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围绕市场需求,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公路沿线、现代农业园及旅游景区周边为重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县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作物逐年增加,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规模化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快,产业布局日益完善。

到2018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00多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05万亩,经济作物80万亩,饲料作物3万亩;全县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多家。全县工商登记注册的规范化、标准化、实体化农民合作社达到137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6家,市级示范社16家;全县注册家庭农场651家,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突破10万亩。

责任编辑:甘欢

编 审:童志勇 程小年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26/201901/7fd87ef3391203ba5e3e92e87c6a537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