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蕲春讯 通讯员黄坤 叶学军报道 2013年12月,内心怀着对审判工作的憧憬,我来到了蕲春县人民法院张榜法庭。想不到上班第一天就来了个“下马威”:张榜法庭是一座两层居民式的小矮楼,墙皮脱落泛黄,门窗破旧。全庭办公电脑只有两台,工作之余查阅资料还得互相将就。更有趣的是,大家还增加了一项必备技能——防鼠灭鼠。因为设施破旧,老鼠横行,曾经将我办公桌抽屉啃掉了一个角,只为了吃藏在里面的一袋瓜子。我也为案卷担忧了一阵,后来发现老鼠对案卷并不感兴趣,也就免去了忧虑。
不过,作为地道的蕲春伢子,我很快适应了环境。在熟悉整理卷宗、开庭记录等基本工作流程后,庭长开始分配案件送达工作。这是办案的第一步,也是极具考验的一项工作。一些当事人一听是法庭来电话很是配合,送达工作很顺利;但是一些人虽然口头答应好好的,挂了电话之后就将我的手机号码设置成了黑名单;更有极少数人不等我把话说完就破口大骂。但是我还是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锲而不舍地再打电话给当事人,不行就发短信,再不行去他家里找,总而言之要把送达落实到位。
本地村民以往对法庭不甚了解,总会问“法庭在哪里?” 2018年以前,我们对法庭的位置是这样描述的:“就在张榜街上那个桥西老操粮油店您知道吗?不知道呀,那个雅丽窗帘您清楚吗?我们法庭就在雅丽窗帘隔壁的隔壁。不知道哦,那这样,张榜街上有个转盘,从转盘往漕河方向大概走二百多米的右手边,您到了上二楼就可以了……” 往往经过一番详细描述后,当事人依然找不到,我只能下楼去与其碰面。还有些当事人,站在法庭门口却浑然不觉,依然锲而不舍地追问我法庭在哪里,此时我只能说:“你转身嘛,我就在你后面”。其实也不能怪当事人找不到法庭的位置,法庭确实不好找。究其原因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自筹资金建设法庭办公楼时,将主体建造的与旁边的民居楼毫无二致,后来在马路两边又修建起了花坛大树,再加上隔壁邻居陆续都建造起五六层的大楼房,法庭的二层小楼更是显得小鸟依人,确实不惹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2017年,张榜法庭开始动工建造新办公大楼,在原址上拆旧建新。2018年年底,基础、主体、装修工程已全部完工。办公楼为四层的标准化法庭样式,外立面为钢挂大理石;法庭配备全新庭审直播系统,干警办公室全部装了新空调、新电脑;后院建造了干警食堂,空地作为停车场。在蕲北山区人民的见证下,这座崭新的地标性的白色大楼在张榜镇拔地而起。我想以后不会再有人问我法庭在哪里了吧,如果真要问,我会骄傲地说:“法庭就在这里!”
张榜法庭地处蕲北山区,辖区共3个乡镇,全庭共4名工作人员。近年来,随着农村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法庭受理的案件数不断增多,年均结案数在400件以上,法官审判任务较重。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做好便民服务,张榜法庭还在檀林镇司法所、大同镇司法所设立了审判点,定期巡回审理,主动把法庭搬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努力让群众不出村社就能解决诉讼难,增强群众遵纪守法、依法维权意识。今年,张榜法庭巡回审理的多起赡养纠纷案件,得到了辖区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有时候,面对繁重的任务压力,人难免会烦躁,但庭长朱帆同志总会第一时间勉励我们:“别看我们日常处理的都是些小事儿,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儿!”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见证着我与法庭的成长与蜕变。我依然怀揣着当初那个为法院事业奋斗的梦想,但少了些稚嫩与莽撞,多了些责任与担当。环境或许比较艰苦,但这是我的选择;生活或许比较单调,但这是我的追求;工作或许比较繁琐,但这是我的初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简介:黄坤,书记员,毕业于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法学学士学位,2013年通过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进入蕲春法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