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出台 以顶层设计保障“老有所养”

04-04 23:16  

   在上海,市民施爱玲推着丈夫章学军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推出面向失能失智老人的民生服务项目“惠智驿站”,由政府出资购买社会服务,导入医护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

   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联合多部门印发《“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下称规划),提出中国今后5年将推进老年健康促进与教育,健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什么是健康老龄化?“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从哪些方面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全周期维护老人健康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老年健康服务的刚性需求不断释放。国家卫计委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

  如何持续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规划提出了健康老龄化概念。其实,在去年10月底公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这一概念就已提出,今年2月底公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健康老龄化理念再次被提及。

  此次规划正式定义了健康老龄化概念,即健康老龄化是指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防治中国老年人不断出现的慢性病及其由此引发的失能化,是制定该规划的出发点。统计显示,中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已达近1.5亿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而老年医护等机构数量有限且地区分布不均,失智照护、安宁疗护等机构严重缺乏,从事老年健康服务的人员数量不足,老年健康保障政策效率不高等,同样是规划出台的重要原因。

  9项工作促健康老龄化

  规划提出了9项任务,包括推进老年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加强老年健康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健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服务,推动老年健康产业发展,推进适老健康支持环境建设,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据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公共卫生与风险管理研究室主任郝晓宁介绍,这9项重点任务是从老年健康的刚性需求出发,有利于提供预防保健、疾病救治、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和临终关怀等连续整合型健康服务,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

  规划指出,要提高老年医疗服务质量和可及性,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到2020年,医疗机构普遍建立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规划还提出将研究出台老年人健康分级标准。

  郝晓宁表示,规划的出台将推动形成有序衔接、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的健康评价体系。

  推动独具特色的传统中医药为老年人健康服务是规划的又一亮点。规划指出,要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开展老年病防治和康复护理。

  专家表示,传统中医药副作用低,且近年来中医药研发创新成果不断,对维护老年人健康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此外,规划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支撑健康养老发展,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促进智慧医疗行业,如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等医疗器械的发展,同时助推未来的医疗器械市场回归到服务以及技术上来。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26/201704/48bad2796a8548da3a05b6b2673000a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