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响水岩是在2007年初,那时我刚从狮子镇调到青石不久,在一位同事的房间看到了一本风景挂历,扉页上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照片,令人眼前一亮,同事介绍说那就是响水岩。
2010年早春时节,我终于有机会踏青响水岩。那时乍暖还寒,离春暖花开还有些日子。县电视台《乡村大视野》栏目组成员到响水岩制作节目,我和同事韩丹、余漪杭、李先飞、卫丽燕以及边街村支部书记吴永生陪同采访,我们一到桂华水库大坝上,远远地就望见了响水岩,车行至山下,我们沿着山间小路向响水岩前行。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就来到了响水岩下,抬头望去,响水岩矗立在头顶上方,虽然近在眼前,但我们必须爬上一段陡峭的岩石才能看到响水岩风景的极致。没办法大家只好小心翼翼、相互搀扶着向上攀爬,我们像猴子一样,拉着藤蔓、扯住水草,一步一趋终于攀到了响水潭边。眼前的风景让我们惊奇不已,头顶上是十几米高的响水岩瀑布口,宛如一个巨大的U型槽扣在山间,虽然时下还在早春时节,雨水稀少,但响水溪气势磅礴,奔流而下,刺入响水潭,激起串串水花,发出轰隆隆的响声,把我们的欢声笑语都淹没了。在龙潭中还有一块巨石,像极了一艘抛锚在水中的帆船,我们大着胆子跳上去,过了一把坐船瘾,电视台栏目组负责人童柳莺、记者童雷、吴江华、主持人龚玲现场开始录制节目,我们客串了一回节目中的游客。
响水岩又名桂华岩。这桂华岩中隐藏着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凄美故事。1947年9月,一位名叫梁桂华的女子随新四军张才千部来到青石边街,从事革命斗争,在主力部队调往前线时,梁桂华主动请缨留在当地从事地下工作,她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赢得了乡亲们的爱戴,也招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忌恨,1948年4月10日,因农会中的叛徒出卖,梁桂华被国民党蕲春县自卫队何四喜抓捕,虽经严刑拷打,她仍坚贞不屈,在押至响水岩时,她为保持革命气节也为了掩护战友,奋力挣脱绳索,纵身跳下十几米高的响水岩,壮烈牺牲。当地群众为纪念这位女英雄,在她舍身取义的地方,刻下了“桂华岩”三字。解放后在桂华岩下又修建了一座水库,为纪念这位女烈士,特命名为桂华水库。1953年,当地群众在烈士墓旁立了一块“梁桂华烈士光荣牌坊”的石碑,记述了梁桂华的英勇事迹。1988年全国妇联组织编写《中华女英烈》一书收录了全国百名女英烈,梁桂华与杨开慧等著名英烈一起被收录其中。
在桂华岩的身后还伴随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梁桂华祖籍山东,4岁随父逃难迁往内蒙古临河县,虽然家境贫寒,但其父母还是紧衣缩食供其读书,在陕西安康中学、阆中国立四中就读及至后来的时光里,与同学韩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45年,两人以夫妻名义从四川铜梁投奔到李先念的部队,后因中原突围,两人天各一方,直至梁桂华壮烈牺牲,一对恋人再也没有相聚。经多年寻找韩达终于得知梁桂华在蕲春边街牺牲的消息,马上托女儿韩平和、韩小和前来祭奠。1979年他也千里迢迢从北京寻到烈士墓前寄托哀思,饱含深情写下催人泪下的《哭桂华》一文。2012年6月,为了筹建烈士纪念陈列室,搜集烈士的相关资料,我们一行到北京韩达家里接收了与梁桂华烈士相关的文史资料,目睹了梁桂华少女时代清秀的学生照,也见到了曾经与之生死相许的韩达先生,老人时年93岁,因患老年痴呆早已神志不清,可听说我们来自蕲春,是为梁桂华烈士而来,顷刻间两眼放光,嘴里念叨着“梁桂华是我妻子、梁桂华是我妻子……”
烈士的灵魂早已和响水岩融为一体,响水岩也因此有了灵性,看那悬崖峭壁妩媚多姿,让游人流连忘返;看那奔流溪水轻吟浅唱,仿佛是在向人们倾诉烈士心中的牵挂。(邓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