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散记

01-16 11:14  

  

       年末岁首,匆匆忙忙,飞机、火车、汽车行程八千余公里,西行新疆。现记下三篇,作为难以忘却的纪念。

 

  葬礼

 

  婆婆陈母大人的葬礼定于2016年12月31日上午10时举行。

  上午9点许,新疆阿克苏农一师一团,天只微微亮,室外温度零下七度,非常的冷。小叔子建新叮嘱我穿厚实些,不然会冻得受不了。我内穿带去的桐花花案的小羽绒服,外面再套上建新的一件羽绒服,厚厚的口罩,羽绒手套,把自己包裹得十分的笨重可笑。

  此时,前来参加葬礼的同事、老乡、亲友、领导陆续到来。婆婆是1959年从湖北蕲春支边到新疆的,被安排在农一师一团二连工作。婆婆为人特别善良、朴实,为人没有心机,甚得同事与老乡的敬重。兵团的同事里,与她同年代的“兵团一代”已为数不多了,来了一些,都是“兵团二代”他们的子女们,开车带来的;湖北老乡,都是先后从内地过来打工, 后来安家在一团的老乡们,也来了一些,车辆约有40台,人员约百余人。

  二连的工会主席主持了一个简短的告别仪式。他先让我们直系亲属穿上孝衣(一个帽子往头上一戴,连衣到腿左右长的那种白布),腰间系上一根同质的白布带,依次站在一边,然后仪式开始。简短的介绍生平,建新代表亲属致谢,最后依次绕着婆婆的金棺作告别。与家里风俗不一样的是,金棺盖没封,斜着一个角,露出婆婆的脸部让亲人及送行者作告别。

  告别的人都依次走进院子里时,工会主席让我们亲人再最后的看一眼后,即开始封棺起棺。一声“起”过,他们让儿子(婆婆的长孙)将香炉高高举过头顶,用力摔到金棺的头边,香灰从儿子的头顶洒在身上,他们说这样寓意着后代财富满身。

  我们直系亲人扶着金棺,站在一个厰开的货车车厢里,冒着零下七度的刺骨寒冷向墓地驶去。儿子作为长孙捧着婆婆的遗像、建新的儿子作为次孙扶着婆婆的坟标,站在车厢最前面。后面紧紧跟来的40台车辆,显得送行的队伍十分的隆重,足见婆婆生前及生活在新疆的一对儿女会做人。

  虽然天气尚好,无风,有太阳,但是零下七度的寒冷让我这个生活在零上十度都觉得冷的人,御寒能力明显不够用。双腿及脚慢慢地觉得不是自己的了。下身只穿一件厚秋裤和牛仔长裤,彻骨的冷从小腿蔓延至双脚、脚趾,脚趾头冻痛的感觉,就像小时候家里穷无棉鞋棉袜穿受冻的滋味。两件羽绒服,外加建新临时给我披上的一件羊皮大衣,只能守住上身的温暖。

  婆婆的墓地选在一块背靠高速公路、拦洪大坝的戈壁荒漠上。四周都是坟墓——那种一个圆圆隆起的土包、前方立着一个坟标的坟墓,与内地的坟墓完全不一样。建新说这里阳光充足,老娘怕冷,旁边葬着的是二连的老邻居,串门儿也熟悉,这样老娘就不怕无说话的熟人了。

  一台挖掘机停在早上6点半开挖好的井旁。井里铺满一层香纸钱后,即下棺、盖上红绸布,主事的人叫我们亲人压上厚厚的香纸钱在金棺盖上,然后亲人们纷纷覆上第一捧土。从井里上来,我们与所有的送行的人围在一边,静看挖掘机把早上挖出的土一挖一挖的盖下去。戈壁荒漠上的土不是纯粹的土,有很多的大小石砾夹杂着,土只是很少的一点点。约半小时左右,一座圆圆的新坟就砌成了,坟标插在坟头,几个人用铲子在坟头砌成一个简易的贡台,摆上祭品、两根长明烛和一个香炉。挖掘机此时已绕着新坟约一百多平方米的周围砌成了一道浅浅的围墙,并在朝阳的位置开一个口子曰“门”。而此时,主事的几个人已把婆婆生前的衣服、物品等几大包的行李堆成一个小山包,泼上汽油;几十个花圈及带去的所有香、纸钱堆在坟上;所有的人立在坟前三鞠躬后,鞭炮、花圈、行李同时点火,到此时,婆婆简朴而不乏隆重的葬礼完成。

  婆婆从此永远离开生她养她二十年的故乡——湖北蕲春,安息在养育了三个子女、工作和生活了一辈子的第二家乡——新疆阿克苏沙井子。

  愿婆婆走好。

 

  自豪的农场主

  “我们家的红枣才好吃呢!你们在超市买的红枣那叫什么枣?我们都不吃哩!”

  2016年12月31日下午四时,婆婆的丧事顺利办完后,稍事歇息一下,建新夫妇不顾连日照顾病中的婆婆和办理丧事的疲惫,说带我们去他家的枣地看看。

  建新驾着他的越野车,沿途穿过农一师一团团部所在地、农一师二连,最后到达沙井子。汽车显示室外温度零下七度,清冷透肌。车内暖气很足。路两边皆有高大的毛白杨,挺立的姿势与颜色像极了边疆的哨兵:挺直的树干直刺蓝天,是哨兵的脊梁;灰中泛白的枝干是哨兵的迷彩服。路很直,毛白杨就顺着路势直抵天边,震撼人心。

  建新夫妇的枣园位于沙井子,10亩面积,连成一片,中间没有任何阻碍,一眼望不到边。栽种的全部都是一个品种——骏枣,冬天落叶,灰枣树有一棵在枣园边,不落叶,好认。枣园的地上,随处可见掉地的红枣,建新说是老鼠啃的,随手捡起一粒用手掌揉干净,叫我尝尝口感如何。我吃了,那种很绵厚的甜,我笑着说,红枣养颜,这里的老鼠皆不会都是颜值高的鼠们吧!

  建新夫妇带我走进枣林内,边撩起枣枝怕枣刺划破衣服,边告诉我,去年他们的红枣在兵团得了二等奖,两斤红枣现场卖了780元!他们的红枣都是收购者提前下订金,现金一分不少地在枣园里收购的!收购价都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我问为什么呀,建新说,他们都是施的有机肥。在维吾尔族老乡家里订购沤好的羊粪,200元一个立方包送至枣园。没有施一粒化肥的红枣,个大,肉厚,口感甜,在兵团小有名气,他们从不用为销售操心。

  我问红枣的收入时,建新很含蓄,说10亩枣园毎年可以收入十几万吧,不过靠天吃饭,比如去年枣子快要成熟时,一场冰雹导致收成减少了许多。

  我说经常看到各种展销会摊点上,10元就可买到一斤新疆红枣,那是怎么回事?

  建新说,红枣加工后实行分级销售,这么便宜要么不是新疆的枣,要么就是最次品我们都不吃的枣啦!

  从枣园出来,到沙井子建新老家的路边,一大片灰枣没收,只见密密的红枣点挂在整枝良好的枣树上,给戈壁平添了一抹彩色。建新说,这灰枣长势不好,种植者与收购者的价谈不拢,导致至今未收。

  渐进老家的庄落,沿路的苹果树、杏树、枣树零星的散落在房前屋后。叶子是枯色的,苹果被冻伤得小小的似小孩长有冻疮的脸,浅浅的黄泛着冻红;杏子直接冻成杏干,呈褐色的掉在枝头;一户人家的一大棵灰枣,密密麻麻的枣竟然无人采摘,缀满枯叶、红枣的枝满铺在靠院墙的杂屋顶上。

  它诱惑着我要不顾一切地去采摘!

  建新说,这个院子的主人也同我们一样,到团部购房住了。这灰枣,没打农药,没施化肥,无人管,纯天然枣,我去拿把梯子来爬到屋顶上去摘。

  我们平时吃的东西都是超市里买的,吃时没有私毫的快感与愉悦感。有时在葡萄园、草莓园采摘新鲜的葡萄、草莓,都觉得兴奋无比。这次更何况要翻墙爬屋顶,甚至是“偷”摘呢?

  建新把梯子搬来,我即兴奋的实施起这不一般的体验了。

  杂屋顶是用杂木拼起来的,虽然很结实,不会垮塌让我们掉下去,但是建新因为壮实,就让他媳妇先上去,然后就在屋顶接我的手让我上去。他在下面抵住梯子,保证我们的安全。

  红枣其实都自然的风干了,摘下一个尝一尝,味甜肉厚。双脚稳稳的站在屋顶的杂木上,我和建新媳妇就手不停歇的一个一个的摘。往脚下一看,杂木上铺满了掉下的枣叶,许多的枣隐约于叶内外,拣起一看,枣竟然都是好的。“地上好多,我拣地下的了!”此时,这种兴奋的感觉已远远超过品尝红枣美味的感觉了,我突然想起应该是与酷爱垂钓者鱼上钩时、热爱写作者作品写就时、爱好书法者书法作品能够参展获肯定时的惬意感觉是一样的吧!

  蓝天下、杂屋顶上、枣树枝边,我体验着别样的边疆“偷”枣感觉,心情好极了。

  原来,所有的美好都来自不一样的平凡,就是看自己怎么去体验了。

 

  

 

       升级的安检

  2017年1月1日下午17点47分到达新疆阿克苏火车站。

  下午16时从农一师一团出发,建新驱车沿着国道,一路奔驰在广袤的戈壁荒漠上。冬天的戈壁荒漠,一片荒凉,没有丁点的绿色,灰蓝的天空下,房子、戈壁、树是灰白一色,倒是沥青路面泛着黑呼呼的深色,把灰白体一分为二。

  临近集市的路两边,不时见有摆着水果箱叫卖水果的汉族人、维族人。建新说,这些都是苹果(烂苹果),好苹果都被内地商人收走了。碰到几辆集装箱货车,上面印有阿克苏红枣的字样,建新说,来新疆收购红枣的非常多,他们收回去后,与其他产地的红枣混在一起,全都标上新疆的标志,就卖出了好价钱。

  沿途路口,均见荷枪实弹的警察检查过往车辆,有个路口,甚至有警犬在巡转着。几个加气站的进口,都有警察把守。建新介绍说,2016年12月27日于田县发生轰炸政府的事件后,让新疆境内的保稳定工作陡地升级,重要路口所有车辆停车接受检查,汽车加气站都由警察把守进口,司机在外,汽车加气后由工作人员从出口开出交给司机。

  快要进入阿克苏市内时,只见各条道路的路灯灯柱上,一色的挂着中国国旗的装饰,车行过去,一溜一溜的中国红十分醒目,这与内地的各色广告宣传大为不同。路过一座桥梁边,一幅标语赫然写着:维护稳定是长冶久安的前提,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问建新,这样的装饰与宣传一向是这样吗?建新说,新疆稳定最重要!一向都是这样的!

  建新把我们送到阿克苏火车站广场后,就让我们取出行李,说只能送到此了。安检升级,所有送客一律不得进入。

  道别过后,即开始了三重安检的历程。先是从广场进入车站门口,第一道安检,女的维吾尔族警察,正常的身体、行李检查;进入售票大厅自助取票,第二道安检,从广场进站口进入候车厅,亦是女维吾尔族警察,身份证、票、刷脸一并通过后放行;第三道安检,进入候车大厅,身体、行李一并检查。

  三道安检过后终于到达候车厅,找个位子坐定后,只见偌大的候车厅里,旅客不是太多,稍显静谧。几名警察在巡逻。他们在维族旅客面前停下,要求出示身份证、车票,气氛甚是紧张。

  晚上19:20的火车,火车准点到站乌鲁木齐是明早的07:45。只一会,旅客越来越多,气氛也喧哗了许多。

  突然,我后排有人吵起来了。操着不知何处的普通话,为位子在争吵。“这位子写着你的名字了吗?是你花钱买的吗?素质这么差,还要出门?”“我怎么差了?我就是不让!”噪门一个比一个大,你推我搡,直至警察过去调解才恢复安静。

  我知道,上火车剪票时还有一次安检。四次安检,要确保所有的出门旅客行程安全。

 

  人在旅途中,每个人都要自觉检点自己,不仅仅是安全的行李,而且要有安全的行为,从而让每个人都拥有安全感。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26/201701/f4378834b84b8284a266ff58eb669767.jpg